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学院之一。传媒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史传统教育为基础,以传媒艺术实践为特色,以“传媒六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程为抓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创意素质、编导设计能力、新闻采编水平和传播沟通技巧,能够在政府机构、新闻媒体、文化产业和社会组织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科专业】西北师范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戏剧与影视学教育和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20世纪40年代,现代戏剧大师焦菊隐先生在西北师范学院任教期间在学校开创现代戏剧教育。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化教育的开创者南国农先生从美国留学回来执教,将现代视听教育引入课堂,至20世纪80年代又在全国率先开设电化教育专业。20世纪50年代,学校曾开设话剧表演、戏剧导演等专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相关专业开设广播电视和新闻传播类课程。20125月,传媒学院成立。20144月,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学院。

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广播电视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文化与传播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3获批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4个本科专业。2013年,新闻传播学学科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17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入选高校省级特色本科专业。2019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2个省级重点学科,传媒实验教学中心1个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687名,研究生25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49名,博士研究生3名。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排名第10,等级为A西部第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排名第47名,等级为B+,位甘肃第一;新闻学专业排名第105名,等级为B甘肃省属高校第一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养较高、乐于教书育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1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授9人,云亭教授1人,副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8人;博士33人,在读博8人;学院有兼职教授27名、兼职硕士生校外导师32名,均为国内知名人士和业界精英。学院先后柔性引进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宋明玮清华大学尹鸿复旦大学张涛甫上海交通大学李本乾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周星张燕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戴清上海戏剧学院芦昂等13高层次人才,引进银龄教师1名,主要开展学科建设咨询、联合申报课题、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承担相关课程教学、举办学术讲座等工作。

学院有1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文艺界人才,2人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校级一流课程13门。有1人荣获“第五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人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1人担任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主席,1人担任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学生培养】学院在本科生中实施“传媒六艺”大学生专业技能综合提升工程,坚持组织开展“文化名人进校园”“重返经典”电视大讲堂、“传媒六艺”大讲堂、“六艺讲坛”、“传媒精英进课堂”“核桃树下”“青新思享”等精品文化学术活动,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学院结合传媒专业特色,夯实“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依托“西小传智慧网络思政工作室”,制作并播出《青春践行二十大》等多部系列短视频。将专业教学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了“跟着总书记足迹 学思践悟新思想”等近50项专题社会实践,深入推进“传媒六艺”工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中国“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三创”赛、大广赛等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屡获大奖。

 近年来,学生出版专著、朗诵集多部(张),在国家核心期刊、国家级文学报刊、各级各类媒体发表学术作品、新闻稿件、文学作品多篇。 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型节目的策划制作与电视电影的拍摄和文化艺术活动,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视节、齐越朗诵艺术节、甘肃省大学生朗诵大赛、甘肃省大学生新闻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成绩斐然,屡次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5人,省级奖项95人,市级奖项162人,校级奖项297人。

 近年来,学院学生培养成绩显著。本科生在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斩获数百荣誉,每年有10%本科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百余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一流高校继续深造。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赵德煜荣获2022年“全国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1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卓玛吉荣获2023年“甘肃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科研与服务地方】学院有甘肃省委宣传部设立的甘肃省融合媒体研训基地、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的甘肃省融媒体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设立的甘肃省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中心3个省级科研平台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处、凉州文化研究院设立在学院学院内设民族影视艺术研究中心等8科研机构。

近五年,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学院教师获批各级各类项目7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9项,省部级40多项发表论文237篇,出版著作43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成果奖励20摄制播出电影、纪录片、短视频、广播剧等2000多部(集),其中《为了新中国,前进》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红色甘肃》《话说五凉》《吾道西行》《小说敦煌》等作品在省级电视台播出

学院注重与国内外高校、行业机构开展学术交流,邀请学界和行业专家开展学术报告300场。打造“文化名人进校园”“传媒大讲堂”“六艺论坛”等系列学术讲座品牌,邀请莫言、贾平凹、舒婷、李修平、水均益、敬一丹、万玛才旦、胡智锋、周星、周兵等文化名人、专家学者、影视创作者与师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在学界产生较好影响。举办西部传媒论坛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论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年会等10余场大型学术会议。依托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优势,着开展丝绸之路文化传播实践,进行行业技能培训,在社会上取得了普遍认同与较大影响。徐兆寿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丝绸之路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意策划人才培训》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丝绸之路艺术创意策划人才,推出一批优秀丝绸之路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学院重视智库建设,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向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提供咨询报告。甘肃省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中心为省教育厅提供舆情咨询,入选甘肃省委宣传部信息直报点、教育部思政司全国高校网络舆情分析研究中心机制单位、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被评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优秀单位。

学院承办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忆长征 再出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经典课文诵读会”“中华经典资源库”第五期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一带一路送经典”活动启动仪式,中国诗词大会甘肃赛区选拔赛,参加教育部2018年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承办甘肃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朗诵大赛、甘肃省推普脱贫幼儿教师朗诵比赛等省级赛事,参加全国推普周期系列活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实验实训】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实习基地广泛,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现有实验用房使用面积1380.01平方米,各类设备及软件1018台(件/套),总价值1523.6万元,部分实验仪器设备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已经建成影视节目制作等3大实验教学平台,下设融媒体指挥中心、影视演播室等16个实验室。

学院在新华社甘肃分社等10余家央媒驻甘记者站、福建卫视等10余家家省级卫视和融媒体中心、读者动漫等10余家文化企业及兰州电视台等30余家省内市县融媒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与兰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建立兰州播音主持培训基地,中国甘肃网在学院设有校园记者站。

【荣誉获奖】2015117日,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兰州行”活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赞扬。

2018年,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多年获得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2024年,获评西北师范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学生会。

连续多年获得“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节目奖最佳组织奖。连续多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7年和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视频奖、“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案例 ”。2020年,学院语言扶贫调查实践团获全国百强实践团队。2023年,获评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19年,传媒学院新闻中心入选“全国百强校媒”。

第十七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最佳组织奖。第十七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全媒体影像大赛最佳组织单位奖。2017年,获评第二届甘肃优秀本土纪录片评选优秀组织机构奖。连续多次获得甘肃省大学生新闻作品大赛、朗诵大赛等比赛优秀组织奖。

2016年,“六艺传媒”育新人“重返经典”扬国学——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重返经典”系列活动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甘肃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提名奖。

学院将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智能媒体蓬勃发展为契机,打造高水平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研究规划、精英集聚和师资培训基地,着力打造富有特色、实力和活力的创新型品牌学院,努力把传媒学院(新闻学院)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西北一流、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院。

(数据截止时间: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