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王眉钧副教授带队的“融媒文艺”丝路实践团师生一行9人,进入武威市融媒体中心开展学习调研活动。上午,实践团参观了融媒体平台结构、设备配置及内容生产流程,并召开座谈会,会议由武威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徐永盛总编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融媒体中心各部门业务骨干和实践团师生。下午,实践团分别在武威融媒体中心的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媒体编发中心等核心业务部门开展具体的跟班学习。实践团旨在通过参观学习、座谈研讨及跟班学习,深入了解我省融媒体行业排头兵——武威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动态,进而学习AI等先进技术在实际融合运用方面的创新成果,以掌握地市级媒体在AI数字化转型中的前沿探索,为传媒学子理论联系实际搭建桥梁,也为同学们今后更好、更快地投身融媒体行业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一、探访前沿融媒矩阵 问道AI融合发展路径
在武威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摩了新闻的全流程生产过程,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屏幕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概况和新闻的采集、把关、制作、生产过程,接着,徐永盛总编带领实践团参观了新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编发中心,让实践团深入了解新闻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技术创新融合等内容。
徐总编耐心向实践团介绍中心的发展历程及中心在进行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中如何运用“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让“中央厨房”模式高效运作。AI技术等数码技术的运用和武威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技术和文化资源赋能中心的稳健发展,中心依托“新武威”客户端、“学习强国”等13个新媒体平台,全力打造多媒体传播矩阵,实现新闻内容的精准生产与广泛传播。徐总编说,如今的新闻业务已经全部采用“中央厨房”模式,构建了高效的运作体系:指挥调度中心统筹分配任务,采集中心迅速组织记者赴现场采集素材、形成初稿,四大采编中心依据不同媒介特性进行二次加工。

二、座谈解惑明准则 AI技术为翼助腾飞
在座谈环节,徐总编详细介绍了AI等新技术如何快速运用于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具体业务中。王眉钧老师介绍了实践团的团队成员和实践目标,参会的中心各部门业务骨干,围绕实践团主旨,就AI等新技术融合运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跟实践团队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为队员们答疑解惑。其中,实践团队员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大二学生袁锦羽就“新闻现实与新闻理想的平衡”提出问题。对此,采集中心的何主任认为新闻工作需服务大局,承担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新闻理想应紧紧围绕在服务党和国家这一宗旨中,确保舆论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新闻真实具有选择性,并非所见即所得,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新闻人的首要准则”。这一观点弥合了新闻工作者与学生认知的差异,即学生往往只聚焦于新闻事件本身,而一线媒体记者在采编、发布过程中,还需综合考量舆论影响与新闻真实性的辩证关系。

三、融媒内容为王守正道 深耕基本功底筑根基
在座谈过程中,困扰实践团同学们的另一问题是如何自我提升,应对AI等技术全面介入新闻生产的全过程中。同学们提出问题,在媒体运营中,如何把握流量获取的边界把控与新闻真实之间的平衡。新媒体中心的张主任向实践团分享了经验,她强调,作为党委宣传部下属机构,融媒体中心必须坚守“内容为王”原则,既要聚焦群众关切策划选题,针对不同平台特性精准传播,又要严格把控娱乐化内容尺度,避免为博取流量制造争议性话题,实现社会价值与传播效果的双赢。

流量运营的尺度把握,本质上是新闻从业者专业能力与价值坚守的集中体现。新闻实践离不开深入一线,这一话题与当代大学生关注的就业方向紧密相关。而扎实的基础技能,正是新闻工作者立足行业的根本,只有夯实根基,才能更好地把握流量趋势、实现新闻理想。
在与武威市融媒体中心交流过程中,指挥调度中心孙主任、张志华等负责人着重强调,新闻从业者需筑牢两大核心能力:一是锤炼文字功底,确保稿件质量过硬;二是提升视频剪辑水平,强化审美素养。同时,从业者还应具备艰苦奋斗精神。正如孙主任所言,新闻工作需要长期投入,“要能吃苦,经得起熬夜、耐得住时间,才能做出成绩”。此外,创新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孙主任鼓励大家“要学会使用AI技术,紧跟时代步伐。”在媒体融合浪潮中抢占先机。
四、跟班一线淬真功 亲历融媒练实战
下午的跟班学习活动中,实践团8名成员深入一线,走进报纸、电视、广播及新媒体编发中心,向资深从业者实地取经。在具体实践中,成员们系统了解了不同媒介平台的核心业务流程:报纸组成员全程参与采写编校及版面编排环节,对文字工作的严谨性与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形成直观认知;电视组成员重点学习剪辑技巧,同步观摩新闻制作与播控全流程,深化了对时效意识与视觉表达逻辑的理解;广播组成员在录音棚现场观摩“乐在途中”直播录制,初步掌握了声音叙事的关键要素;新媒体组成员聚焦内容创意与H5制作实践,对融合传播的实战逻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此次跟班学习推动书本知识与媒体实践深度融合,让成员们对不同媒介形态的特性及融媒体运作模式形成直观且深刻的认知,为今后投身新闻事业筑牢实践根基。
“经过今天的学习,新闻传媒不再是纸上谈兵的概念,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实践团成员张函曦的感悟,道出了全体成员的心声。对成员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知识补给,更是一堂生动的“行业实践课”,让大家清晰了未来方向——既要精进专业本领,更要坚守职业初心,在行业变革与传承中找准自身定位。
通过在武威市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与跟班学习,实践团成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就像徐总编说的,传媒工作者要主动拥抱新技术、迎接新挑战,才能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