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编审、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哲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短视频、电影镜像与经典阅读》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传媒学院副教授何鹏主持,2024级戏剧与影视专硕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并进行了深度交流。
张哲,笔名尔雅。作家,影视评论家。甘肃通渭人。在《中国作家》《光明日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山花》《飞天》《江南》《文学界》《四川文学》《西部》等期刊发表作品约500万字。主要出版作品有《蝶乱》《非色》《卖画记》《同尘》《一个人的城市》《哑巴的气味》等10余部。中短篇作品入选多种文学选本。获得过多次文学奖励及资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界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影视作品审查委员会委员。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编审,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讲座中,张哲梳理了近年来短视频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从2017年开始,短视频行业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直到2024年,短视频逐渐成为网民获取信息、获取服务、互动交流、文化娱乐的重要载体。同时,张哲就自己身边的短视频传播案例进行了分享,并分析了短视频传播的优势。
其次,张哲就“电影镜像的传统与现实”这一主题进行阐释,分别列举了《某种物质》《切肤》《黑天鹅》等影片,阐述了“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战胜自己”的哲学思想。
随后,张哲围绕“经典”的定义展开论述。他指出,“经典”这一术语用来指真正由某位作家创作的、又经专家认可的世俗作品的书目,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经典与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经典,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在谈到经典的形成过程时,他认为,持有不同观点和感受能力的批评家、学者和作家在该过程中能够达到广泛的共识。
接着,张哲围绕“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经典”这一问题做出了解释,并就短视频时代下阅读方式的变化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他指出,短视频消费的本质是产品消费,其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他细致阐述了网络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差异,认为网络阅读的实质是一种“超文本”的阅读方式,影响了当代受众的耐心与思考能力。
最后,张哲对同学们有关“经典”与“短视频”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在解答过程中,理性阐述了中国文学创作与西方文学创作的差异,并表达了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期许。
讲座尾声,何鹏对张哲精彩的讲座进行总结,并对张哲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当下优质电影与文学作品存在空缺,影视作品的短视频化切碎了观众对长视频的认知与耐心。最后,何鹏重申了短视频时代下长视频作品存在的必要性,强调了长视频在深度叙事、艺术表达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