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传媒学院共发动九支社会实践团队,总计一百余人前往十二个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涵盖乡村振兴、中华文化传承、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多个主题。实践成果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新闻报道形式,累计110余篇(部),被多家媒体刊登、播发。其中40 余篇被中国新闻网、中青网、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甘肃网、新甘肃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红色光影·敦煌行 文脉华章 再敦其煌 为了感受敦煌文化,宣传敦煌文化,把敦煌文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7月15日至24日,“红色光影敦煌行”实践团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从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敦煌发展、敦煌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撰写了1部实践报告汇编、1部论文集、1部心得体会汇编,制作了两部纪录片,拍摄了《人像写真集》、《自然人文集》、《纪实建筑集》摄影集3部,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报道: 1、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开展“红色光影·敦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中国教育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开展“红色光影·敦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中新网甘肃:“红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师大传媒学子穿越千年重走古丝路 4、中国甘肃网:“红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穿越千年,共绘“一带一路”璀璨明珠新篇章 5、甘肃日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开展“红色光影·敦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6、甘肃微发布:“红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穿越千年,共绘“一带一路”璀璨明珠新篇章 7、敦煌博物馆:“红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穿越千年,共绘“一带一路”璀璨明珠新篇章 8、敦煌校园咨询:“红色光影·敦煌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穿越千年,共绘“一带一路”璀璨明珠新篇章 9、西北师大青年传媒中心:青春足迹|传媒学院“红色光影·敦煌行”实践团赴敦煌开展实践活动 10、NWNU师大青年:中国教育新闻网|传媒学院“红色光影·敦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敦煌用镜头捕捉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 11、西北师大传媒学院:重走古丝路,再探古敦煌——“红色光影·敦煌行”中华文化传承团正式出发 寻迹丝路 光影“嘉酒” 探索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7月17日至23日,“寻迹丝路 光影‘嘉酒’”实践团依托2023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甘肃丝路文化的影像建构与活态传承研究》,前往嘉峪关、酒泉及金塔县考察学习,探索嘉酒地区文化遗产,守护嘉酒地区文化遗产。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嘉峪关、酒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其历史底蕴与独特价值,利用摄影、摄像设备记录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制作了《赓续非遗文明,谱写文化华章》等6条短视频,撰写了《长城第一墩》等5条新闻。本次实践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了锻炼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 九瓣格桑 深入基层宣讲 促进民族团结 “九瓣格桑”实践团在传媒学院教师张丽华、孙璐璐的带领下,于甘肃省夏河县和甘肃省合作市开展上门走访、社区选举等实践活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 社会实践团队从教育宣讲、调查研究、文化体验交流三个方面展开调研访谈,举办8场活动,为草原上的“格桑”送去爱心礼包50份。 新闻报道: 1、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人报甘头条 |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九瓣格桑”实践团赴夏河县调研草原生态 2、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人报甘头条|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九瓣格桑实践团走近唐卡文化 3、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人报甘头条|党恩惠及自强路、格桑花开高原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开展家访活动 4、夏河青年:【社区青春行动】团县委联合西北师范大学“九瓣格桑”实践团开展“心有所‘暑’ 不负所‘托’”暑期托管班 “寻根华夏,源启伏羲” 传播伏羲人文精神 推动中国文化传承 前期调研时,徐兆寿教授主讲伏羲文化的系列短视频,已经将伏羲文化所囊括的内容与意义以视频与图片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伏羲文化的辉煌与魅力。 后期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积累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制作了《石窟史话》、《岩壁遗梦》等短视频5部,创作《源启伏羲》、《穿越秦州》纪录片2部,并以《伏羲文化历史演进与当代创新研究》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闻报道: 1、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寻根人文始祖 走进羲皇故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天水文化寻根实践团”考察华夏始祖文化 2、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天水文化寻根”实践团正式启程 3、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寻根人文始祖 走进羲皇故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天水文化寻根实践团”考察华夏始祖文化 4、西北师范大学中外写作中心:见证千年弥新 邂逅麦积烟雨(——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天水文化寻根实践团”考察天水麦积山石窟) “推普甘南临潭”:推普下乡,筑牢共同体 甘南地区位置偏远、多民族共同生活,语言种类众多,沟通交流不便。为改变这一现状,实践团队“用一周的时间、168个小时、让中国乡村进步一点点”,他们走过了4个站、发现了4个问题、提出了3个方案。通过AI赋能教育、“行走的”思政课、甘南艺术朗诵的方式讲述文化故事。 此次推普活动圆满成功不仅让当地人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了普通话,而且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极为有利的。 新闻报道: 1、中国甘肃网: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赴临潭县帮助儿童学好普通话 2、新甘肃: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赴临潭县帮助儿童学好普通话 3、西北师大青年传媒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赴临潭县开展以“科技赋能推普音语声入童心”为主题的推普活动 4、西北师大青年传媒中心:科技赋能推普,音语声入童心一一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在临潭县图书馆开展推普课堂 5、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同心筑梦,共谱华章一一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6、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凝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西北师范大学实践调研 7、甘南藏族自治州洮州会议纪念馆:洮州会议纪念馆近日参观动态 8、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来临潭县图书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9、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科技赋能推普,音语声入童心一一西北师范大学服务队在临潭县图书馆开展推普课堂 10、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西北师范大学“文旅新声”实践团来临潭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筑梦乡野”:振乡村经济,兴乡村文化 “筑梦乡野”实践团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由董婕老师带队深入县乡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微信、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积极宣传实践项目,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以撰写驻村日记、拍摄照片、制作视频、参加石节子“花椒节艺术展”等方式、记录村民们的劳作过程。 新闻报道: 1、新甘肃:从梦想萌芽到乡村蝶变——专访石节子村村长李保元 2、新甘肃:传媒学子“筑梦乡野”,暑假实践启新篇 3、新甘肃:以传媒之力,助推乡村振兴——西北师范大学实践团秦安石节子之行 4、新甘肃、多彩的大学生:持续梦想,再度点燃希望之光——专访石节子村主理人胡建强 5、新甘肃:老人的守望——西北师范大学实践团秦安石节子调研纪实 6、中国日报、多彩的大学生:“石”起画笔,“节”节攀升,“子”粒满园,石节子艺术乡建发展17年专题报道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普”及大地,我们能行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这一背景下,实践团队前往夏河县进行走访调查。 7月15日采访拍摄微纪录片,15至16日深入夏河县开展调研,17至18日前往甘南州、合作州继续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中志愿者团队利用多种社交平台扩大了宣传力度,为当地村民营造了良好的普通话使用环境。 新闻报道: 1、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公众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让青春照耀大夏河畔 2、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公众号: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于羚城续写青春华章 “凉州文化传播”: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凉州文化 凉州文化历史悠久,但因地处西北、较为偏远,且缺乏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导致凉州文化难以被年轻一代接受和重视。在此背景下,实践团队前往凉州拍摄、弘扬凉州文化。 实践团成员在拍摄西凉月舞前采访了西凉乐舞研究者付泓老师,通过付泓的讲解,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西凉乐舞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随后,实践团还拍摄了凉州宝卷并采访了传承人赵旭峰老师,以及铜奔马的发现者党寿山馆长。 实践团队以新媒体的方式增强了凉州文化的宣传力度,推动凉州文化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同时也吸引更多人了解凉州文化。 成果展示:西凉乐舞纪录片在广播电视总台经济频道播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暑期实践虽已落幕,传媒学子服务社会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将继续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贡献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