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 | 追忆如光 炽热追梦

来源: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3-05-03浏览次数:53


五四青年节是我国独有的一个节日,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和共青团成立101周年。“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五四精神历经风雨百年,作为一面旗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奋勇前进。


何谓青年?不仅是少年鲜衣怒马,春风得意,更有少年不负方遒,勇于担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前往参加巴黎和会。会上,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完全无视中国诉求,忽视中国为战争胜利所做出的的贡献,忽视中国数万名劳工为战争所付出的汗水和血肉,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华民族的尊严被无情的践踏。

5月3日,中国报纸报道巴黎和会。5月4日,北京学生到天安门广场集合,“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数千名学生共同呐喊,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舍个人生命,争国民权益”,全国各地至少有19名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献出了生命,留学日本的中国学子也掀起一波又一波游行,被军警镇压,伤100多人,重伤29人。

有人说,拒绝签字有什么意义,还不是一样会被欺负?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中国青年从不是怯弱畏缩之辈,哪怕付出的代价是生命,也不肯弯下中国的脊梁。经过几年的奋斗,山东半岛主权交还中国。

时代各不相同,青年一脉相承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鲁迅


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李大钊《青春》


我们时常谈起青年精神的内涵,中国的每一个青年汇聚起来就是最好的答案。他们分散在历史长河之中,百年来,一代代青年与时俱进,从革命青年用鲜血唤醒民族之魂,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到新时代青年扛起责任和担当,怀揣中国梦为美好未来而奋斗:乡村支教、全面脱贫、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抗击疫情......各个领域都传递着青年声音,展示着青年力量,时代各有不同,青年一脉相承。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谈及青年二字,应与平庸相斥。

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有很多90后、00后的身影,“曾经被国家保护着,现在我们长大了,可以遮风挡雨了”。冲锋疫情一线,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定位、搬运、拆包、安装……每一项工作都艰巨而重大,新班子00后“一咬牙,一跺脚,也便坚持下来了”。

重载抗洪一线的青年战士中,也有许多“00后”的身影。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是孩子,但穿上军装,他们就是战士。他们肩膀上扛的不仅仅是沙袋,更是保卫人民的责任。

脱贫攻坚的路上,青年身影不断涌现。农村大讲堂、直播带货、数字农业、良言良策,00后、90后们为脱贫攻坚带去了新的生机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共同富裕作出巨大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学习先辈们的蓬勃精神;放眼现在,我们感受同辈们的责任担当。身为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传媒人,我们能做的也许不那么伟大,但我们可以不负方遒行且知。认真向青年榜样学习,多阅读,积极加入青年团体参与比赛、社会实践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有朝一日,光荣且自豪地说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