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脱贫攻坚” | 蒲陈村不一样的夜晚

来源: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19-07-18浏览次数:25


西北师范大学“推普脱贫攻坚”实践团在陇南市礼县雷坝镇进行了两天的普通话推广和扶贫调研后,7月17日,实践团的队员们前往礼县雷坝镇蒲陈村进行普通话推广,助力精准扶贫。



普通话要从娃娃抓起


蒲陈村位于雷坝镇北部,距雷坝镇约6公里。实践队员们从雷坝镇出发,“进山”又“上山”,来到目的地蒲陈幼儿园。据西北师范大学驻村帮扶干部牛定炜介绍,蒲陈幼儿园以前为蒲陈小学,后学校因生源不足而荒废,西北师范大学的多位驻村干部来蒲陈村后,与当地教育局商议,将荒废的小学重新粉刷、修建,将其改造成蒲陈幼儿园。由于当地村民多外出务工,当地有较多的留守儿童,蒲陈幼儿园的设立解决了蒲陈村、甘山村等附近村子的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现在幼儿园面临的问题就是缺老师,不过常会有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这里上课,缓解了当地师资紧张的状况。”牛定炜说。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教室内,30多名孩子读着实践队员发放的《“推普脱贫”语言文字学习手册》中的绕口令。实践队员徐蕾说:“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们普通话发音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们能在这个阶段打好说普通话的基础,会对之后的普通话发音有很大帮助。”



“粉是前鼻音,来,大家看老师读‘粉’的时候嘴巴是不是凸起来的,大家跟老师一起读,fen粉……”“精准的‘准’也是前鼻音,大家要把小嘴巴咧开,笑着读。”教室内,队员张嘉鹭耐心地为孩子们纠正着读音。张嘉鹭说,前后鼻音不分是这里的孩子们发音不标准最明显的特征,在孩子们朗读的时候,我们会及时给孩子们纠正,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们的普通话一定会标准很多。队员们认为,普通话课程不仅要训练孩子们的普通话发音,更重要的是将普通话与陇南当地方言进行辨别和区分,让孩子们了解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不同,将其中易混淆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进行区分,再用读绕口令的方式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队员徐蕾计划在下午的课程中教会孩子们读《少年中国说》。徐蕾读一句,孩子们跟读一句,孩子们读会之后,徐蕾索性带着孩子们把《少年中国说》唱了出来。孩子们的歌声回荡在半山腰,引来不少村民前来围观。“孩子们的歌声天真而又响亮,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听了他们的歌声后,我觉得我这次参加社会实践真是不虚此行。”


扶贫干部在蒲陈


牛定炜是西北师范大学驻蒲陈村的帮扶干部,已经在村子里工作了三个多月。为照顾三岁大的孩子,牛定炜将孩子也带到了蒲陈村,工作之余照顾孩子。“他妈妈也忙着呢,我要是不带着他,他就是个留守儿童了。”牛定炜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



在村里,驻村干部需要负责的工作有很多,既包括党支部建设、贫困户认定、当地脱贫政策制定等工作,也包括安全、生产、教育等工作。“前两天晚上有户村民的三轮摩托车掉进沟里了,我就赶过去帮他把车抬出来了。”牛定炜说。目前,蒲陈村实现了整体脱贫,但还有五户因家庭患病、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而未脱贫的人家,驻村干部和当地干部也在一直努力,对他们进行帮扶。



“拆危治乱”是当地驻村干部目前在持续进行的一项工作,即拆除当地危房,保证村民安全,建设宜居的新房,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牛定炜说,村民们常会在房屋旁堆放一些干柴草,有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我们就会逐户劝导村民们把干柴草移到空旷的地方。


对于村内群众普通话水平较低的现状,牛定炜说,推普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推广普通话,可以让不同地方的人们更好地交流,文化的传播会带动经济的往来,从而对脱贫工作产生很好地“润滑”作用。


小村不一样的夜晚


7月17日晚,由西北师大传媒学院的同学组成的实践团同西北师大驻蒲陈村帮扶队、西北师大外国语学院一同举办蒲陈村花椒艺术节。



夜色笼罩下的蒲陈村党员活动室广场聚满了前来观看节目的村民,各位实践队员和孩子们一同表演朗诵、独唱、舞蹈、绕口令等各种形式的节目。苟乐乐等八位小朋友“现学现用”,表演了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拍手歌》;实践队员周昱含与六位小朋友带来舞蹈《咖喱咖喱》,孩子们看着开朗的领舞老师,也都跟着大胆跳起了舞;王冬阳等八位实践队员演唱的歌曲《老男孩》引起全场观众一同合唱;全体小朋友一同朗诵散文《少年中国说》后,艺术节落下帷幕。



实践队员高明哲说:“如果我们的实践活动能在助力当地脱贫的同时,再为当地群众带去文艺节目,可以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为孩子们带去欢乐,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