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7点15分,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钟军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田野、文本、文献与电影研究》的学术讲座。本讲座是2022传媒学院研究生“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一,由传媒学院王眉钧老师主持,传媒学院副院长赵丽瑾教授发表致辞。传媒学院研究生和部分老师在线聆听了黄钟军教授的学术分享并进行互动交流。
讲座中,黄钟军教授给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走上“台湾电影研究”学术之路的经历,他强调学术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使研究深入除了兴趣驱动外,更需要主动学习实践。黄钟军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分析和解答了研究生阶段应该如何开启学术研究、选择研究主题、撰写学术论文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并且细致地介绍了电影研究的重要路径:第一是文本占有与观摩;第二是文献收集以及检索;第三是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法。具体来说,在文本占有和文献收集方面:黄钟军教授以自己的博士论文的文献搜集为例,建议同学们广泛采用多种途径,如著作、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票房数据及其他网络资料等都可以作为电影研究的文献来源。在综合运用研究方法方面:黄钟军教授探讨了以田野调查方法研究台湾电影的具体路径,如参加台北电影节、金马影展等活动;与导演、演员进行访谈;进行环岛旅行、电影拍摄地调研、电影内容以及题材等地方的实地调研等。黄钟军教授认为只有用自己用脚步去丈量后,才会对中国台湾的文化、历史、现状有更加深刻和真切的认识。
在讲座互动环节,黄钟军教授与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气氛热烈的交流,传媒学院吴婧雯老师分享了自己与黄钟军教授相似的求学经历。她说黄老师的台湾求学经历唤回了自己2015年在台湾交换研修的记忆,作为电影研究者以及爱好者,吴婧雯老师像黄老师一样,沿着电影人的脚步探访了影片取景地:如西门町、辽宁路夜市、九份小城、阿嘉的家,了解了很多影片背后的故事。黄钟军教授就“台湾电影业对于新锐导演的鼓励与支持与大陆的异同”“台湾电影的历史与现状”“两岸电影美学审美偏好”“台湾电影市场和产业特点”等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回答。
赵丽瑾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黄钟军教授的感谢。王眉钧老师希望同学们把黄钟军教授分享的重点都落实到具体的思考和学习过程中。本次讲座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视野开阔、视角新颖,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