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道新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电影”如何“中国”》的学术讲座。传媒学院副教授李莉主持讲座,校内外近500名师生在线聆听了李道新教授的学术分享并与之进行与互动交流。
李道新教授从如何为电影命名入手,运用媒介考古,从英文、日文、中文等对电影这一概念的定义、缘起出发,让人们重新思考电影的诞生。李道新教授紧接着从电影如何获得身份,和同学们探讨如何处理普遍与一般、全球与地方、世界与国族的关系。他从中国电影《小城之春》出发,思考中国电影的独特身份如何以自我的方式解读;韩国电影经常表达分断焦虑与抗争等主题;美国的精神文化与爵士乐、橄榄球、电影等相关联。电影史和国民精神、民族、文化和自我认同紧密相关,电影站到了美国文化和思想意识的舞台中央;印度电影与国族性息息相关。李道新教授站在电影史的角度思考了电影与国族、身份的关系。
最后,李道新教授从建立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的角度,和同学们探讨了“电影”如何“中国”。讲座结束后,李道新教授与学生们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解答。此次讲座为全院师生深入理解“电影”如何“中国”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让学生对媒介考古和电影史有了深刻的理解。最后,李莉副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向李道新教授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