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生工作要点及总结

来源: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1-06-08浏览次数:1025

2020年,学院学生工作紧紧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理念和专业发展目标,立足学科特色,坚持以生为本,在夯基础、补短板、建机制、守底线上下功夫,坚持守正创新,有,顺利完成疫情防控、思想教育、安全稳定、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特色亮点凸显,成效显著。


(一)高度重视,联防联控,使疫情防控起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院坚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学生工作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贯彻落实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项防控举措。结合学院实际成立由书记、院长为双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措施,在扎实做好信息日报、心理疏导、宣传教育等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以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服务人民同上一堂课,同心抗疫·励志强国为主题开展线上线下调研,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召开疫情防控网络视频会议,举办网络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艺术创作、微公益视频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实落细疫情防控期间的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筑牢思政安全坝,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 开学伊始,学院学工团队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甘雯同志牵头,制定细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第一时间开展摸底排查,严格学生出行管控,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线上工作会议对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要求、再部署,学工团队保持24小时手机在线,密切关注学生健康情况和出行动态,组织专项资助发放和心理疏导。同时启动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班干团队四级联动联防联控工作汇报机制和按班统计,准时上报的联级管理方式,启动各年级、各班级疫情防控联系人制度,靠实落细工作责任,做好数据核查汇报、科学防疫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严格执行健康信息日报告和异常情况实时报告制度,在辅导员之间建立工作互补协同机制,精准掌控信息,细致防控排查,做到随时关注、随时确认。坚持点对点联系疫区学生,特别重点关注湖北地区或经停湖北地区学生情况,杜绝人员失控和管理真空,针对滞留湖北地区学生组建关爱帮扶一对一群,普及防疫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生活状况,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织密疫情防控防护网学院先后有14名同学投身到家乡和各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为防控疫情贡献传媒学智慧和传媒力量。


——创新方式、上下联动,广泛开展防疫知识学习活动。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学院把疫情防控知识的传播学习作为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连线各班级学生骨干开展动员的同时,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线上打卡,开展班级互助自主学习,并运用视频抽查、手机截图等方式,指导班级有效开展线上自主化防疫知识培训教育。其中播音专业创作的《2020并肩前行》,新闻专业创作的一人一句防疫知识短视频,动画专业创作的抗疫海报等,有效将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师生的防疫意识。


——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助力,讲好战故事。自125日起,学院微信公众号制作《致传媒学院全体师生的一封倡议书》《学习干货》系列专题推文12篇,向学生传递学校有关部署、疫情防护知识和相关工作要求,深入挖掘师生抗疫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全力奋战防控疫情斗争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通过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网络班会、官微主题推送等途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精准规划,多维并举,打造线上线下优良学风。防疫期间,学院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要求,积极主动为网络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协助。辅导员落实湖北学生和留校学生一对一联系和线上家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因疫情线上上课有困难学生,落实好专项资助计划,确保学生基本生活稳定和学习需求不断供。学院疫情防控思政教育分年级开展工作。2016级,对学分未修满,毕业有困难,就业有困难的群体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2017级,梳理学生学分获得情况,对学业困难群体学生进行预警、结对帮扶;2018级,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动力不足,规划不清晰的群体进行帮扶引导;2019级,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明晰大学规划,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同时,学院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在专业认知与大学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作用,邀请优秀校友、学长学姐做经验分享,发挥朋辈榜样引领作用。


——充分准备,落实落细,做好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在返校前夕,学院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对返校事宜进行详细安排,面向全体学生发布返校须知和致全体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取消外出计划,不信谣不传谣,做好信息反馈,听从学校安排,遵守返校时间。对文科实训楼学院实验室等公共区域、学生宿舍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切实保障学生返校后的安全。同时选拔志愿者,设立党员先锋岗包干宿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协助学院做好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并为每间宿舍配备喷壶、泡腾片等消毒用品,供学生们日常使用,确保每一位返校学子的安全与健康。


(二)上下联动,示范引领,使思政教育起来。


——用好新媒体,占领育人新高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学习新形式。全年共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团日活动,主要包含: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预防网络诈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同上一堂课,同心战疫情、同心抗疫·励志强国线上主题团会、《一堂思政课》观影、两会直播、兰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心理健康教育、防艾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线上团会、线下班会也有直播观影、主题讲座。通过学习,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学习氛围,学院青年大学习学习率,从第六季平均全院学生学习率69%提升到第九季平均98.96%


——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及党员发展工作。2020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02人;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完成52名新党员发展任务,转正党员37人。转入党员22人,转出党员58人,现有递交入党申请书475人。本科生第一支部和本科生第二支部联合申报甘肃省和学校的样板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坚持把深度学习培养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内化为一种境界,本科生支部党员轮流讲党课制度开始实施,开办的 “天天习语栏目,全年共推送32期。


——做好奖助育人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奖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奖助育人各环节和全过程,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全年共发放奖学金265人,累计发放金额729000元;助学金255人,累计发放金额899800元。暑假期间开展了做好走访调研 实施精准资助 助力脱贫攻坚的家访活动。通过家访,能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家长的诉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学院和家长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更加深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真情实意,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做好应征入伍政策宣传,积极引导有意愿的学生入伍,完成任务指标。开展榜样引领示范带动活动,采访退伍优秀学生,挖掘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先进和典型事迹,举办优秀毕业生分享交流会,官微推送学长学姐说栏目,展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做好学校四自工作,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组织学生参加餐厅文明引导活动约170人次,饭香留食堂,书香进课堂活动约150人次,爱校周活动约300人次。通过爱校周餐厅文明引导文明宿舍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导向作用,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引导青年学生在劳动中践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理念。同时,我院在今年的学生四自考核评比中,积分总分排名第一,充分展现了传媒学子将四自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


2020年,共青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委员会获学校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传媒学院2017级新闻学1班团支部获2019年度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2班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2019级新闻学1班获学校十佳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


(三)强化协同,齐抓共管,使学工队伍起来。


——建立一支符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队伍。具体包括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专业教师等,细化具体职责,强化工作协同,形成三全育人的强大合力。  


——首次开展班主任考核评价。按照2019年制定的《传媒学院(新闻学院)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细则(试行)》精神,评优表彰,树立典型,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交流会。班主任工作获评优秀和良好的,将在2021年津贴核算时予以相应奖励。


——完成团学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从选人、用人、培养人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优化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评优机制,根据学院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学生会干部任职条件,将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群众基础、工作能力、个人操行等情况纳入选拔考核范围,真正建立了一支品德髙、学习好、能力强、热心为师生服务的学生干部队伍。学院学生会在全校年终考评中考核优秀。


——全面加强社团管理。2020年学院依据专业特色,管理指导社团三个,其中一笑元相声传习社秉持着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曲艺精神的宗旨,学院给予经费等支持举办十周年社庆活动。电影协会举办AME影展,社员见面会,习近平总书记主题学习会等活动,累计参与学生2000余人。趣谈岭南社团目前成员17人,以服务师生,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提升自我为理念,通过对岭南文化、粤语用语、经典粤语歌曲以及粤语电影的赏析,分析岭南地区背后饮食文化与特色建筑及景点介绍。使成员们更加热爱岭南文化,力求为大家提供一个文化交融、思想交流、自我提升的平台。


——加强团委学生会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受疫情影响,今年学生会与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开展了多次深入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寻找差距和不足,在学习中探讨改进方向,为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为今后工作开展及改革方向探索了新思路。


——加强理论研究,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辅导员撰写的理论文章《用好新媒体 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社科报、学习强国公众号发表。撰写文章《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三因理念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拟收录在学生工作著作中。


(四)严格制度,精准服务,使日常管理起来。


——注重建章立制,狠抓纪律作风,力促班风、学风转变。做好日常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培养学生爱校、荣校情怀。为扎实开展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学院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疫情防控教育、专业引导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14个主题,深入一线为2020级新生解读学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专业学习方法等。引导2020级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抗疫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引导2020级新生切实能够知法、懂法、守法,始于心践于行,增强明规守纪意识;引导2020级新生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激发学习斗志,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专业思想,开启专业认知及学业规划,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为检验入学教育成色,学院自命题入学教育考试试卷,组织考试。在学校的统一入学教育考试中及格率达到了100%


——严格校纪校规,及时处理违纪学生。一年来,学院处理各类违规违纪学生60人,其中打架斗殴:2人;扰乱公寓秩序:11人;防疫意识不强,未请假离校:1人,疫情期间未及时打卡全院通报46人。对于违规违纪学生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奖资格等处罚,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责令写出深刻的检查,绝不姑息。


——强化情感管理和人格化管理。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以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耐心来成就每一个人,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着手,汇聚小事,立足细节,在小事和平凡中筑牢基础解决工作不细、服务不到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强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创新公寓管理体制,加强公寓文化建设,设立宿舍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公寓功能性党支部、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作用。学院每周不定期组织团委、学生会发展服务部检查宿舍卫生,督促学生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宿舍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创造美、保持美的能力和习惯,促进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在此基础上,举办文明宿舍评选活动。2019年相比,2020年学院深入宿舍各类查访次数大幅增长,较2019年增长70余次。被学校通报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个数及差评宿舍个数明显降低,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个数从2019年的38个下降至2020年的2个,差评宿舍从2019年的28间下降至 2间。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普测、班级主题班会及重点学生建档,关注特殊时间的重点人群,完善心理状况科学研判体系,健全重大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精心选配20级各班心理委员并认真组织培训;关注特殊群体学生,耐心、精心疏导,积极干预,党委副书记全年累计谈心谈话102次,辅导员全年累计谈心谈话137次。学生工作建档分类,建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档案、特殊问题学生档案、学生宗教信仰档案、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等。同时,学院进一步建立家校长效联动机制,与家长联系沟通约90人次,有效发挥学生家长在育人过程中的正向作用。


(五)立足专业,抚育成长,使校园文化起来。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拓展体育美育。开展第四届最热公益校园活动学生参与度达100%急救白金十分钟宣讲培训活动、第三届百城千校光盘打卡挑战赛活动参与学生达84人次。主办诗词诵读云接龙活动、传媒学院最美线上笔记评展、首届金流量大赛活动。第二届甘肃校园星主播主持人大赛;承办丁香花开诗词文化节好记者讲好故事网络巡讲活动、第八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分项活动——“脱贫攻坚主题及我省优秀电影公益展映、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毕业云展,第八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分项活动——“脱贫攻坚主题及我省优秀电影公益展映活动。首届金流量大赛活动、第二届甘肃校园星主播主持人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2020范长江行动云采访活动等。


2020年,学院获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联合杯辩论赛冠军,月映如意诗锦中华中秋国庆音乐诗会优秀组织单位,第十八届丁香花开中国诗词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2020袁敦礼杯排球赛中,学院在学校球类三大赛事中首次突破重进八强,并最终获得亚军。


——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完成学院网站改版,办好学院的官微,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正向舆论的传播。全年累计推送新闻813篇(截止 1223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中心获2019年高校组百强校园媒体。


——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品牌化和社会化建设。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宗旨,举办志愿活动月,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植绿环保、帮教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学生达70人次;着力做好2020年甘肃省戏剧与影视学类统一招生考试等大型志愿服务工作。


——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助力脱贫攻坚。学院积极申报甘肃省普通话推广基地,举办推普周送经典下基层等活动,在援建甘山之声广播站的基础上,为雷坝镇援建广播站,助力脱贫攻坚。多次赴省内各地开展普通话推广。服务国家、甘肃省和地方语言文字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大学辐射中小学的语言文字协同推进育人机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级的广泛好评。


六、传承创新,持续发力,使实践育人起来。


——加强劳动教育,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共发动五个团队、七支队伍,总计近百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累计视频、图片、文字新闻报道逾六十篇,发布于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光明网、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甘肃网、新甘肃、贵州网等多家媒体。其中,团中央创青春平台对我院语言扶贫调查社会实践团队做了专题报道。全国大中专暑期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千校千项评比中,语言扶贫社会实践团、推普脱贫社会实践团、广角镜社会实践团,荣获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案例、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部级荣誉4项、地市级荣誉3项、校级荣誉3项、各级媒体报道65余篇。学院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单位,并连续两年收到教育部、团中央表扬信。


——立足专业,注重实训,融合创新。配合教学,建立以传媒六艺为圆心,实习实训为内环,创新创业为外环的同心圆,致力于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引导培育学生成长发展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传媒学子。学院教师带队进行影视创作,助力各项事业。拍摄了丝绸之路相关的纪录片100多部,如《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印象大地湾》等。配合学校完成《吾道西行》大型纪录片拍摄,为建党100周年策划红色甘肃采风活动。 


2020年,基于融媒体时代的全媒型人才就业创业实训中心孵化兰州新青年传媒有限公司、甘肃凌渊期源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蓝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三家公司均由学院学生担任法人。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多项奖励,实现学院在此类大赛中获奖零的突破。新青年的专业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甘肃猪八戒网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第十届三创赛甘肃赛区省级选拔赛一等奖、三创赛省级挑战赛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甘肃赛区三等奖、兰州共青团形象标识征集活动一等奖、首届牡丹亭微电影盛典二等奖和三等奖、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银奖和助推产业奖、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省赛金奖。在首届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决赛暨首届西北四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中,传媒学子更是斩获多项省级奖项,研究生董新宇担任负责人的新青年传媒——定制农特产品推广新媒体服务项目获得创业实践赛道二等奖, 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2班学生王阿飞担任负责人并主持答辩的项目想创获得创业实践赛道三等奖, 2019级新闻学1班学生郭毓获得求职实践赛道三等奖。此外,我院还有多名学生参与其他获奖项目。


——调动全员之力,千方百计促就业。定期举办青媒思享就业创业公开课(受疫情影响,全年共举办8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学生赴知名企业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基于融媒体时代的全媒型人才就业创业实训中心孵化三家公司签约16人,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学院为促进考研率的有效提升,设立专门的考研自习室,开设考研辅导课,并在考研冲刺阶段,为全院考研学生送上暖心加油包。充分调动班主任、导师促进就业的积极性,在学院津贴核算时,对于就业工作单独列为一项进行奖励。学院初次就业率较去年同期增幅14.79%


新起点凝聚新力量,新征程展现新作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开局之年,传媒学院学生工作将紧扣润雅六艺、向美而行工作思路,树立六点六度工作原则,即把握出发点,思想引领重深度;明确落脚点,教育管理严制度;找准切入点,服务育人有精度;抓住着力点,实践创新强力度;打牢支撑点,心灵滋养添温度;挖掘闪光点,文化活动提纯度,创新育人模式,丰富育人途径,拓展育人载体,在完善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体系上铆足力气,鼓足干劲,下足功夫,以崭新的姿态和良好的工作业绩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