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经典——《党同伐异》的影像叙事节奏

来源: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0-07-11浏览次数:2346

为什么看经典——《党同伐异》的影像叙事节奏


/付嘉诚


假如没有老师要求,我想到大四毕业都不一定会啃这部电影。近三个小时,无人声对白,滤镜老旧,滤镜粗犷难以接受。但我还是看了,看过之后就爱上了格里菲斯。

《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交叉剪辑手法的载体,上映当时具有典型的先锋意义。在大众熟知的艺术范畴(电影、文学、诗歌、音乐等)里,先锋似乎都与“市场”、“商业”对立。事实上大部分确实如此,这也是后来格里菲斯口中“我败在这部电影”的原因。

电影发展初期阶段,观众对活动影像的最大需求是试图获取一个完整的故事讯息,因此那个时代的多数电影通常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为基本惯例。这种“故事完整性需求”从最初卢米埃尔对现实生活的呈现(《婴儿喝汤》、《火车进站》)发展到梅里埃的幻想表现(《月球旅行计》),对故事统一完整的追求无一例外,这也是早期电影的基本语法。而《党同伐异》却突破了这样的惯例。该片是对《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续写,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交叉蒙太奇体现在交叉进行的四个跨越两千年的故事中,尽管它们按照着一个固定的节奏(平缓发展-戏剧冲突-人物命运辗转-临死-最后一分钟救援),但四个故事汇入到一条河流,很难让当时的观众明确具体的故事线索——可以说是信息量大并且信息传递的断裂性让观众无法理解这个故事,这是一种类似“元叙述”的影像游戏,需要观众主动提取、分析、整合信息才可以得到完整的脉络。

这种交叉剪辑有一个明显的逻辑,即是前文所说的“叙事节奏”,不同事件的发展节奏汇聚在一起,构建成电影的主题。知晓了这种以“叙事节奏”为基准的叙事线索后再看这部电影,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据导演说,四重奏的首要目的在于表现主题,确实如此。这种节奏是一方面是整体的四个故事叙事层面的节奏,从强调部分入手,最终到达主题的整体升华;另一方面是四个故事切换的节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电影后半部分,切换节奏加快的同时每个镜头切换的时间也在变短,给观众造成一种紧张、焦虑的观影体验,而这正是日后好莱坞动作片的标准套路。正如格里菲斯所说:以后渐渐接近,愈流愈快,最后汇成一道激流。

总的来说,用多个故事传达同样的情绪的影片不少见,《云图》是,《无问西东》是,从某种程度上讲《两杆大烟枪》也属于这个范畴,可以说这些电影的剪辑手法都是师承格里菲斯。从全部人类历史的角度品尝现实的事情,这是对艾略特乔伊斯的复古。

除去整体的交叉剪辑带来的宏大叙事外,一些小的剪辑手法同样不乏用心。在可爱女的故事线中,有几人谈论雇来的保姆从不粗心的情节,紧接着便出现了保姆跳舞丝毫不管小孩子的画面,这种无形嘲讽简直可爱!随后在进行了一系列巴比伦战争的叙事后,时间线又回到了可爱女这里,小伙子回到家中得知孩子被带走的消息,两人拥抱并哭泣,紧接着是育儿室里保姆看杂志,孩子哭闹的表情——这与之前孩子开心的表情形成对比,剪辑的对比效果是对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同样的,“山中女孩跟踪+警察寻找证据”、“山中女孩马车回城+可爱女坐车进城”等元素组合也是按照相同的节奏,丰满了电影整体的节奏。

电影为了营造最后一分钟营救,特意用了“选择性透露事件”的方法,即“祭祀说要复仇+小伙子拿到枪后警察爬上楼梯+耶稣被判刑即将处死”排列组合,这三处情节都明确告诉观众接下来会发生的不友好事件,四重强化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窥伺心理。同样的,这种剪辑手法以后被希区柯克、基耶斯洛夫斯基(配乐和刀等道具的处理)使用,即“告诉观众该恐惧了”。

《党同伐异》是美国电影艺术的最高峰,也是格里菲斯艺术能力的最高见证,除去广为乐道的交叉剪辑手法外,该电影还是格里菲斯对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经典剪辑手法的进一步完善:“一组镜头代表一场戏,一组场景有一个情节,一系列的情节就构成了电影”、“首先全景展示环境、人物,中近景交代人物动作,近景特写突出细节,最后回归全景”。尽管格里菲斯遭遇了电影创作的滑铁卢,但这些电影语法却一直作为好莱坞乃至整个世界电影的基本惯例,影响至今,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