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承办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甘肃行)”活动

来源: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16-02-15浏览次数:43

2016年1月13日,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组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召开,传媒学院(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德祥作为组委会委员参加会议。项目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项目主管及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中宣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讲话。

王德祥代表“兰州行”项目组向组委会汇报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兰州行)”活动的情况及2016年活动的筹备工作。201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师范大学承办了以“人•家•国”为主题的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兰州行)”活动,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应用科技大学、芬兰土尓库大学等高校的13名大学师生和我校师生一对一结对,在中外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对兰州及其周边的文化考察,最终完成11部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短片,涉及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兴隆山、正宁路小吃、兰州民谣、穆斯林文化、兰州刻葫芦、兰州电影人等内容。

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重要演讲时,盛赞新加坡青年通过兰州元素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习近平说,中新友好合作事业需要青年一代传承发扬,两国友谊的接力棒需要两国年轻一代接过来、跑下去。今年7月,几名新加坡“90后”大学生参加了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他们来到中国西北,用镜头记录现代中国,通过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等元素了解和传递中华文化。从中国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的两名大学生则用一年时间拍摄了50个新加坡当地人物的梦想故事。习近平希望,中新两国青年发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精神,加深对彼此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彼此人生追求的了解,互学互鉴,增进友谊,共当中新友谊的忠实继承者、积极参与者、热心奉献者,成为中新关系发展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发表后,众多媒体高度关注,形成新闻热点。《光明日报》刊发《大学生应充当弘扬中华文化的先锋队——“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兰州引热议》的报道,《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新加坡小伙伴在兰州17天“看中国”》的报道,《甘肃日报》头版刊发《习近平盛赞新加坡青年通过兰州元素传递中华文化》、《国家的发展,我们正参与其中》的文章,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青在线、甘肃卫视、《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刊发相关新闻,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展开热烈讨论。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向“一带一路”沿线各高校发出了《让我们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共同成长》的倡议书,得到了各高校的积极响应。

2016“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主题为“风采·民族·文化”,将由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厦门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承办,“甘肃行”活动将于6月4日至22日在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3个独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活动选题确定、指导老师选派、后勤保障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发起并组织的文化交流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经举办了五届,2016年是第六届。“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以“感受中国精神,彰显中国魅力,树立中国形象,宣传中国文化”为指导思想,通过文化体验,让外国青年大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用自己掌握的摄像机看中国、看中国人、看中国文化、看中国人的梦想。活动以“独特的文化发展视角,出色的艺术表达方式,良好的中外合作精神”为工作标准,每年设定一个活动主题。该活动设置“金目奖”,设金、银、铜奖和“最佳文化发现奖”、“最佳艺术表达奖”及“最佳中外合作奖”3个单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