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至16日,“文艺评论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传媒学院六艺影厅举行,“文艺评论进校园”是学院近期承办的大型学术会议“《中国电视》新锐作者计划”发布交流会暨首届中国影视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的特色系列活动。活动放映了文献纪录片《党领导下的百年文艺》《放歌新时代》及甘肃本土创作的AI微短剧《马家窑迷踪之神杖密码》。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纪录片《党领导下的百年文艺》总导演兼总撰稿陶涛,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孔令顺,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齐伟,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应用创新中心副召集人武子涵,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斌,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参加评论交流,传媒学院副教授张浩、芦珊主持活动,传媒学院师生参与了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文化盛宴。
影片放映结束后,陶涛教授以《党领导下的百年文艺》创作经验为基础,深入剖析该纪录片的历史逻辑与叙事构建。他以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的“三重历史时间”理论为分析框架,分别从“长时段的地理时间”“中时段的社会时间”与“短时段的事件时间”三维角度,系统阐释纪录片如何借助宏观视角建构历史文化的深层逻辑。武子涵分享了《马家窑迷踪之神杖密码》创作初衷。他表示,团队希望通过 AI 技术激活史前文明的当代价值,以年轻化叙事吸引观众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在与谈环节,张斌、陶冶等学者围绕 “AI 技术对影视创作的赋能边界”“文化探秘类作品的叙事创新” 等话题展开交流。张斌教授指出,AI 微短剧需在技术创新中保持人文温度,避免因过度追求科技奇观而忽视文化内核;陶冶教授则建议,可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符号,构建更具辨识度的“科技+非遗”叙事模式。
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对谈。专家们也从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创作经验出发,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照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