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六艺大讲堂|北京师范大学路春艳教授为传媒师生作线上学术讲座
2022年12月9日上午10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春艳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日常生活景观的影像建构——对影视创作本土化路径的思考》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传媒学院教师何鹏主持,传媒学院徐兆寿院长致辞。
路春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电影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等,著有《互动与融合:中国电影文化研究(20002019)》等著作,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讲座伊始,路春艳教授从日常生活景观在电影中的建构切入,以近年来国内外的影视作品为例,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在焦虑真实与背景虚拟维度上,路春艳教授指出一部分国内影视“爆款”一时的热度、影响力与传播范围并不成正比,探究其原因,是与日常生活场景的失真有关系。置景的虚假与平面不光折损现实题材本身的魅力,造成观众的接受障碍,也影响了作品的生命持久力。其次,在日常白描与人生况味维度上,路春艳教授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于本土化的生活问题有着特定的理解和经验,因此创作者要在作品中嵌入日常生活的在地之感,通过影像体现出一种内在的文化凝聚力,并起到对外传播的作用。最后,在精微细节与生活质感的维度上,路春艳教授从作品中人物的服饰到整体影像色彩进行分析,说明了细节承载了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创作者通过日常生活景观中的生活细节来探寻生命的意义,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讲座最后的讨论环节,路教授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她表示,电影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日常生活景观的影像建构,恰恰是大众文化通过视觉语言呈现的有效路径,景观虽然日常,但文化含量却是不凡的,其中细腻的观看视角与考究的生活质感渗透着创作者不凡的笔法与切实的文化认同。作为文化样态,日常生活甚至可以折射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因此细节是值得大家关注并需要耐心去思考与实践的。
此次线上讲座案例丰富、内容充实,为我院师生深入理解日常生活景观与影视创作本土化路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角,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使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