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月 | “研究生学术论文竞赛”(三)——媒介传播与类型影视剧专题
发布时间:2022-11-25

2022年11月24日15时,传媒学院开展了以“媒介传播与类型影视剧专题”为主题的线上研究生学术论文竞赛。本次学术论文竞赛是2022传媒学院研究生“学术月”之“研究生学术论文竞赛”的最后一场活动,由传媒学院杜臣弘宇老师主持,马成鸣、孙璐璐、何鹏、刘雪娥、杜臣弘宇五位老师担任评委。汇报的研究生分八组围绕竞赛主题发言,传媒学院研究生和部分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第一位王晶同学的论文题目是《以融媒体语态传播好中国故事:个性融合》,她从如何利用电视媒介语态传播好时代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媒体融合视角下主流媒体语态向新媒体语态转变的话语表达、话语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第二位杨振发同学的论文题目是《现实题材网络剧受众的认同机制研究----基于精神分析批评理论的阐释》,他分析了近年来现实背景和题材网络剧耦合多种类型叙事架构,以精神分析作为其研究主体性的理论,对网络剧的受众认同机制进行汇报。 第三位任甜同学的论文题目是《追忆真实革命岁月的青春献礼片》,她从电影《2019:古田军号》中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类型创作、主题思考四个方面对电影进行分析。 第四位王倩同学的论文题目是《探究“治愈动画”对抑郁症的艺术治疗》,她根据治愈动画的愈合作用结合具体影片进行艺术治疗的研究,并呼吁社会关爱并不再伤害抑郁症患者,论文具体分析了关于“治愈动画”对抑郁症的艺术治疗方法。 第五位杨静茹同学的论文题目是《<八佰>:抗战题材新主流电影的新类型探索》,她从电影的史诗性影像建构诗意精神世界、多重叙事视角勾勒抗战众生群像、借力传统戏曲书写崇高爱国情怀等方面分析了新主流电影的新类型探索。 第六位漆文博同学的论文题目是《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电影——中国主流电影模式演变》,他从主旋律电影出现的成因、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特征、主旋律电影的蜕变和新主流商业与艺术的纠缠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主流电影模式的演变。 第七位常美芳同学的论文题目是《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她从主旋律电影与国家形象的构建问题、主旋律电影的艺术特征及叙事观念嬗变、主旋律电影的国家理想与民族精神书写、主旋律电影的创新与发展之路四个方面阐述了主旋律电影近几年的发展,展望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未来发展。 第八位秦四姣同学的论文题目是《文化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破圈与突围——兼论纪录片人文精神的复归》,她立足于当下阅读多样化、信息摄入碎片化的时代,探寻了人与书籍间的关系,并从故事化叙事、跨媒介和多元化的视听呈现、多渠道的融合传播三点阐述了《但是还有书籍》文化纪录片的特点,阐述了论文中纪录片人文精神的价值。 何鹏老师认为整体而言这八位同学的论文观点清晰,PPT制作精美。他对每一位同学的论文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第一位王晶同学的论文在主副标题方面还需认真思考,摘要也要做出重点提炼,要符合论文的学术规范,要均衡学术整体的论文比例。第二位杨振发同学的论文题目要界定明晰,在论文写作内容上句式不要过于繁琐。第三位任甜同学的思路较清晰,但在论文的文体形式方面也要做到清晰,要根据论文当中提出的问题去阐述,要针对论文去分析问题;题目和注释等细节上也要做到清晰明确。第四位王倩同学的选题好。但是要根据论文内容具体切入,措词方面也要严谨,不能轻易自行下结论。第五位杨静茹同学的论文摘要要观点精炼,要符合论文的行文规范,将论文中的观点阐述清楚。第六位漆文博同学的论文要将内容阐述清晰,核心问题的切入点要小,要找到论文的核心观点,要围绕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阐述。第七位常美芳同学的论文的行文是符合学术规范的,但也要找到论文的切入口进行详细阐述。第八位秦四姣同学的论文也要多多构思,同时注意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 刘雪娥老师对八位同学的论文进行了总体概括,给予了详细的建议。刘雪娥老师指出,同学们在论文写作时要做到论文整体的行文规范,建议大家在研究生期间多去修改,多去打磨论文的内容和形式,要把论文论述清楚。刘雪娥老师认为“写论文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鼓励同学们享受这个过程。 孙璐璐老师指出,大家在写论文的期间要明确自身写作的观点,要认真梳理论文的文章,反复不断去打磨自身论文,写论文的时候要多去注意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匹配度,尽量将主题聚焦到小的切入口,凝炼论文的观点。 马成鸣老师针对八位同学的论文所凸显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概况。马成鸣老师指出,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要注意整体论文学术规范,要注意语言、逻辑和结论的学理性和学术性。做到写作时严谨,并且要有观点去支撑,多做分析文献,多检索知网的高水平文献学习,返回到文本的分析当中,踏踏实实进行学术论文的提炼和分析。 杜臣弘宇老师对此次学术论文竞赛进行了总结,她建议大家对论文的格式规范要清晰明确,基本的格式问题不能出错,多思考如何构建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她还鼓励多看电影、阅读理论书籍、学习学术论文,并将这三者有机结合,不断进行训练,提高学术素养。 五位评委老师对上述每一位同学的汇报从学术规范、题材、形式、逻辑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场学术论文竞赛使同学们拓宽了学术思路、提高了创新能力,活跃的学术氛围和评委老师细心的点评让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