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月 | “导演工作坊”讲座 ——《纪录片创作:美学意识与工作方法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2-11-16


      20221115日晚7点,青年纪录片导演、影视剧制作人张楠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了题为《记录片创作:美学意识与工作方法的统一》的学术讲座,本讲座是2022传媒学院研究生“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一,讲座由传媒学院林恒老师主持,传媒学院副院长赵丽瑾教授致辞。传媒学院研究生和部分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在线聆听了张楠导演对自己创作经验和创作理念分享。


张楠导演的讲座紧紧围绕“如何统一美学意识与工作实践”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第一阐明了“审美活动”概念和目的;第二详细讲解了现实的多元审美如何被感知;第三分析了如何根据创作者的审美意识确定工作方法、指导工作实践。张楠导演在讲解过程中播放了不同主题的纪录片片花帮助同学们理解,他区分了审美意识活动在纪录片和故事片的不同,指出审美意识发生于认识活动阶段,而且总是先于实践发生,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特点张楠导演认为一部纪录片所包含的内容是多元的汇总,具体包括形式感、叙事性、现实感、大众性四个范畴。一部纪录片在创作之前,不仅要确立创作者的审美标准,而且要考虑可行性、适当性、系统性、开放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张楠导演还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好的纪录片,是在“可信”与“有力”之间取得平衡,并且找到独属于自身的形式。他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独特的审美感知去制作纪录片。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张楠导演与在场师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张楠导演在回答林恒老师提出的“如何看待导演本身的创造力对整部作品形式与风格的把握”的问题时,认为一部作品的美学特征中包含整体性,不应该将作品与作者区分开来。张楠导演对同学们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整场活动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赵丽瑾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向张楠导演表示感谢。她鼓励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张楠导演总结的纪录片创作的要点和方法,如在具体拍摄实践前就要进行细致的美学思考。本次讲座内容翔实、视角新颖,开阔了同学们的创作思路拓展了同学们的创作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