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大学非虚构写作工作室主持人、客座教授陈歆耕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突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传媒学院杨光祖教授主持,200余名师生在线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从新闻与历史、历史与文学的角度出发,分为探寻历史真相的困境、“文”与“质”平衡的困境、突破“困境”的路径三个部分。在第一、二部分,陈歆耕教授列举了包括龚自珍猝死之谜、颂扬蔡京词原创者之谜等在内的历史谜团,并引用《文心雕龙》中的“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本体实而华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得文也”一句,说明在历史非虚构写作中将文采与历史事实相平衡的困难。在第三部分,陈歆耕教授指出了要突围以上两大困境的路径:尽可能地广泛地涉猎、擦亮洞察历史的眼光、给史实注入生命的温度、提升文字运化与表达能力这四种方法。
最后,陈歆耕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