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疫情防控封闭化管理以来,传媒学子积极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党的历史、践行党的精神。为对学校抗疫行动贡献力量,传媒学子在宿舍开展“党史我来讲”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力量、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引导学生贯彻抗疫精神、凝聚智慧,共同加入抗疫战列。
第六期党史故事会由传媒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3班824宿舍担任主讲,跟随他们的脚步,让我们共同走进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体味历史余温,传承党史精神。
为了深化对党史精神的理解,824宿舍的同学们重温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革命者》。该片首度聚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故事,同学们通过几段回忆将李大钊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串联起来,从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李大钊先生朴素而又伟大的一生,让我们仿佛重回那段热血、动人的历史。
看到李大钊先生为了“报童被害”一事奔走却被无情驱赶时,李希悦说:“中国共产党发展到现在强大的模样,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促成,而是靠无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一步步开拓出来的。如果在黑暗中有一种声音足以振聋发聩,那我想一定是来自革命者的悲鸣。”观影过程中,郭星宇哽咽了数次说道:“在党课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许多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党史资料,当看到影片中的每一帧都与史书上的画面一一重合时,无不让人热泪盈眶。‘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遵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先生如是说。我不禁感慨如今生逢盛世,正是因为有无数革命先辈们负重前行。”
824宿舍的同学们还查找了一些革命先辈的故事,通过这些人物故事同学们更加感受到革命道路的坎坷与艰辛、革命党人的伟大与无私。左权、刘胡兰、李昌言、郭亮无一不是忠贞爱国的革命先辈,无一不诠释着铮铮铁骨革命精神,我们需要以史为鉴,学习楷模,传承革命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立志、求真力行的要求。
李沛霖同学正在进行《学习强国》的学习。1936年毛泽东同志说过:“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句话到现在仍对我们有启示意义。
学校实施“三隔”方案以来,824宿舍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加入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或在食堂外引导同学们排队就餐;或在西门为进出的同学们测量体温;或在天桥上疏导人群。在暖阳下绽放的笑颜,在寒风中挺拔的身姿,无不是青年学子担当精神的体现。
824宿舍的同学互相分享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党史故事,并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同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砥砺奋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