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两点半,传媒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教授为我院师生做题为《国际传播工作面临的几大困境及学术讲座。讲座由传媒学院张丽华博士主持。
罗军围绕“历史上的国际传播案例”“中外传播系统与观念的分歧与融合”以及“从中外传播哲学思考中寻找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指出,汉字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文化载体,具有管理与修史的作用。且经过发展,汉语形成的表达体系与话语方式,具有政治性与官方性的特征。罗军归纳了国际传播的五种主导方式:以商人为主导的实物传播、传教士主导的学术传播、帝国主义主导的被动传播、党派主导的意识形态传播和分散主导的社交化传播。
针对当下国际传播环境与现状,罗军对学生提出了三点建议,即重视小语种,学习他国语言;掌握网络途径,熟悉网民生态;广泛结交国际传播人才与外国朋友。
讲座最后,张丽华及同学们基于讲座内容,提出“现在是否会将国际传播窄化为国家形象的建构”“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等问题,对此,罗军一一作出答复。
本次讲座使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当前国际传播的环境与现状,为大家适应国际传播的环境提供了建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