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甘肃行” | 外方志愿者选拔培训开始啦!

发布时间:2021-04-09

4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发起并组织实施,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承办的文化交流项目2021“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甘肃行)”活动在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正式启动。中外志愿者们汇聚一堂,开展培训交流会。




01 外方志愿者选拔与技术培训

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留学生于传媒学院611会议室进行外方导演选拔面试。传媒学院多名老师组成评委组,依次从自我介绍文化交流、即兴问答等多个方面对留学生们进行面试考核。最终,李涵之、泽广、康万佳、穆阳、阿卜、方冉、张聪、拉黑姆、王桑沐等九名留学生表现优异,成功入选本次甘肃行活动的外方导演队伍。

 


面试结束后,留学生与中方志愿者们一对一组队,围绕拍摄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学生们主要针对单反相机中的照片拍摄、影像录制、参数调节、画面构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合作探讨。留学生在中方志愿者的帮助下,基本掌握了单反相机的使用方法与拍摄手法。

 



 康万佳是来自约旦的一名留学生,目前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五年的她早已把中国当成她的第二故乡。心中一直有着导演梦的她早就对这次活动期盼已久,“在学校里,我经常写剧本,做导演,组织一些外国同学进行拍摄,比如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人眼中的外国是什么样的。”培训交流现场,她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向她的搭档、中方志愿者鱼欣玥请教相机的使用方法,向大家分享她眼中的中国。

 


M是手动挡”

A+是全自动”

partner,你可以多练练,不懂的就问我”

Thank you,朋友”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每一组志愿者队伍里,他们在自己不熟练的英文和中文里来回切换,把彼此当做朋友和伙伴,用耐心和真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交流分享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气氛温馨而又和谐。

 


 

02 选题讨论与工作安排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德祥组织开展本次甘肃行活动的选题讨论暨工作安排会议。传媒学院团委书记付枭雄、青年教师王国力及中外全体志愿者参与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王德祥亲切问候中外志愿者们,并表示各位志愿者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在文化方面却是共融互通,内心都怀揣着对文化传播的热爱和崇拜。他提到,传媒学院承办的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响计划·兰州行”,被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点赞,这说明我们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相信我们的团队一定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据了解,自2011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启动开始,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已承办四届“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甘肃行”活动。“我们从全国几千所高校中脱颖而出,今年能够再次承办这一重要活动,是十分不容易的,这对我们学校和学院而言既是荣誉又是挑战。”王德祥说。

 

2021“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年度主题为“家庭·家园·家国”,九组中外志愿者们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丰富的艺术影像创作。王德祥向志愿者们深刻阐释这一主题背后的内涵,古往今来,家庭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基因,每个家庭有各自的酸甜苦辣,每段故事有各自的起承转合。

家园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栖息的空间,中国家园情节是深入骨髓、自古就有的,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播种和收获,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又老去,这片土地上沉淀着我们的过去,见证着我们的现在,也预知着我们的未来。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家国一体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而每个家国荣耀的背后与个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如何将影片选题同家国情怀巧妙融合,创作出包容与创新兼具的优秀作品,将是中外志愿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在纪录与拍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用心、用眼、用脑去感受镜头语言的伟大,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以传播中华文化。”王德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