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语言生态可持续发展

来源: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1-07-22浏览次数:5018

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地区的普及推广,调查乡村地区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7月18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一行在学院专职辅导员董新宇的带领下赴陇南市礼县桥头镇麻元村开展甘肃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现状调研社会实践。


 

陇南礼县位于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1%,导致这里交通闭塞、不易与外界沟通。从礼县到桥头镇麻元村要经过3个多小时的山路,村里仅有的几十户人家零星散布在山上各处,村民去镇上采买、村户之间沟通往来都十分不便


 

 

队员们挨家挨户开展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居民中有60%不会讲普通话,30%能讲普通话但并不标准,方言仍是其日常生活的主要用语。儿童、青壮年及中年是会讲普通话的主要群体。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最普遍渠道是学校教育,青壮年及中年人群的普通话使用能力因需要外出务工而较强,老人受本土方言的影响时间长远、根深蒂固,对于普通话的运用并不熟练。


 

 

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普通话能力与居民受教育程度也有关系。麻元村居民大部分为初中学历,高中及以上者占比较小,还有些年龄较大的仅仅是小学学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少部分甚至属于文盲。其中,文盲会说普通话的不到20%,小学、初中受教育程度的能达到七八成,而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则有90%。这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普通话使用能力越强。但在当地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体中,当地方言陇南话依然是主流,普通话的使用率不高。


 

他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麻元村村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有些外出务工后返乡的居民受到外地语言环境的影响,回乡后仍旧保留讲普通话的习惯,但据当地村民反映,返乡后说普通话会被乡亲们笑话,并且被视为是“洋气”的象征。因此,许多村民在回乡后不再继续使用普通话。


 

根据调查结果,乡村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和使用能力水平与年龄、环境、文化程度及周围的看法评价有关,越是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就越有可能会说普通话,且使用能力也越高。若要完成“语言脱贫”任务,年龄较大的人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将是“推普”的重点。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在农民的日常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很多情况下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在一些普遍使用普通话的行业里,他们常常难以适应,农民工往往因语言不通而影响求职、工作和日常交际。由此可见,熟练掌握普通话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要在做好推普工作的同时,加强方言的保护工作, 使乡村地区形成“普方共存”的可持续语言生态环境。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任重而道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